太上

太上
最上。 一作〝大上〞。 《左傳》僖公二四年: 〝大上以德撫民〞。 疏: 〝然則大上, 謂人之最大上;上聖之人也〞。 《韓非子.說疑》: 〝是故禁奸之法, 太上禁其心, 其次禁其言, 其次禁其事〞。 太上老君, 即老子。 《峴泉集.漢天師世家序》: 〝我祖漢天師蒙留侯遺澤, 嘗親受道於太上, 由是仙經洞籙秘劫不傳者, 悉降於世〞。 《化書》卷一: 〝太上者, 虛無之神也〞。 稱謂語。 對得道成仙者的尊稱。 《無上秘要》卷四十六: 〝修行奉持, 全而不破, 三氣正神, 降與為一, 身神又一, 二元二焉, 得道常存, 號曰太上〞。 遠古時代。 《禮.曲禮》上: 〝太上貴德〞。 《釋文》: 〝太上, 謂三皇五帝之世〞。 道教名詞。 道書中所指不一。 指靈寶道法。 《洞玄五稱經》: 〝老子曰: 太上靈寶, 生於天地萬物無象空洞, 大道之常;運於無極無為, 而混成自然。 貴不可稱, 尊無有上, 故曰太上〞。 又曰: 〝靈者通道也, 能通大道至靈, 致役萬神;寶者, 能與天地相寶, 故曰靈寶。 太上, 道之極尊〞。 (見《無上秘要》卷三十一《經德品》)。 本意最上。 道教奉老君為尊神, 尊為教主, 為至高無上之神靈。 認為老君應感隨方變化, 無世不在, 凡眼雖不能見, 慧目者乃能覿之。 《傳授經戒儀注訣》: 〝凡眼雖不能睹者, 慧目乃能覿之, 研習經文, 施行善事, 存念宗主, 不忘須臾, 主本無名, 名標太上〞。 至大至尊之意。 《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注解》: 〝太者, 至大之稱, 上者尊崇之號。 以其始乎太初太易之上, 故曰太上。 夫太易者, 未見氣也, 無始之初, 氣未之見也。 太易變而為太初。 太初者。 氣之始也。 先天元氣始見, 微芒太初, 變而為太始。 太始者, 形之始也, 漸有元氣之形矣。 太始變而為太素, 太素者, 質之始也, 元氣之形質具矣。 太素變而為太極, 太極者, 混沌也, 溟滓鴻蒙, 狀如雞子, 其中有精, 彌綸無外, 元氣凝而清濁未分也。 太極既變則混沌開而鴻蒙裂, 於是清陽之氣升而為天, 濁陰之氣降而為地。 《易》曰: 〝太極生兩儀〞是也。 兩儀生三才, 則非濁非清, 中和氣之結而成人倫也。 是謂道生一, 一氣之混沌也。 一生二, 二儀之清濁也。 二生三, 三才之人倫也。 然後三生萬物, 萬物始之於天地。 天地不能自有, 有天地者, 太極也。 太極不能自生, 生太極者, 太素也;太素不能自育, 育太素者, 太始也;太始不能自孕;孕太始者太初也;未有太初, 先有太易。 故太上者, 謂始乎太初, 太易之上, 是無大之大, 故曰太。 高出乎八極之表, 故曰上也。 又太者甚也, 上者高也, 昔聖者製此太字, 其文從人如一。 謂常正此一點者可與太上全體也。 此一點在道曰元神, 在儒曰真性, 在釋謂之本來。 《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》: 〝丹陽又問: 何者名為太上? 祖師答曰: 太上是大之極也, 上者是至重高之極也, 名曰太上〞。
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?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